上周末,一場口水大戰激戰正酣。
高德、百度堅稱自家的地圖手機客戶端是行業老大。
圍繞這一話題,兩家公司的相關部門加班加點,在微博上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高德、百度撕逼大戰始末
10月15日,高德方面宣布自家的地圖手機客戶端的每日活躍數據已超過競爭對手百度地圖,成為行業內頭名,其數據來源于艾瑞mUserTracker。同一天,百度方面予以反駁,認為這一數據難以立足,于是百度援引了中國聯通、易觀國際等支持百度地圖為行業第一的數據。此外,百度地圖還認為高德地圖有造假的嫌疑。
面對百度的質疑,高德在微博上做出回應:“數據不服別吵吵,加第三方監測代碼去。”高德提出百度援引的數據都是校正前的,經過代碼檢測驗證的第三方數據才是判定誰是行業第一的依據。雙方的撕逼大戰不僅僅停留在引用的數據上,高德又開辟一個新的戰場:百度在抄襲高德。
百度認為高德不占理,開始岔開話題。10月16日,百度又引用了應用寶的軟件下載量、搜索引擎等數據,試圖用數據砸死高德。
撕逼大戰的癥結在于,兩家拿出了對自己有利的數據,且不服膺對方的數據。
這樣的口水戰是很難吵出勝負。
當然,這場口水戰或許是兩家公司的營銷手段。
時無谷歌,使高德、百度成名
2010年前后,谷歌地圖一度占據著中國手機地圖客戶端第一名的位置。谷歌被迫退出后,中國手機地圖客戶端的市場份額被高德、百度等超過。
即使谷歌被墻多年,谷歌地圖中國還在更新,軟件依然支持簡體中文,谷歌從未放棄中國市場。
我希望有朝一日,谷歌能夠邁過防火墻。
中國的地圖軟件需要一個標桿,百度在搜索領域也需要一個對手。
最后做些調查:
推薦閱讀:山東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