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mv7mv"><ins id="mv7mv"></ins></menuitem>

<samp id="mv7mv"><ins id="mv7mv"><u id="mv7mv"></u></ins></samp>

    1. <progress id="mv7mv"></progress>

        <tbody id="mv7mv"></tbody>
        您所在的位置:主頁 > 西安汽車展 > 企業 > 正文

        那些從來不用智能手機或社交APP的人,他們的觀念值得我們深思!

        2021-02-15 14:37:23 來源: 閱讀:-

        無論在路途中、吃飯時、入廁間、臨睡前,我們已習慣機不離手。

        無時不再刷新著好友動向、國際趣聞、美女帥哥……

        似乎都忘了,10 年前智能手機還未普及時,我們是如何生活的?

        近期,某大學對拒絕使用智能手機或社交媒體的少數人展開了研究,歸結出3 個重點:

        1. 離線不會造成重大損失

        那些從來不用智能手機或社交APP的人,他們的觀念值得我們深思

        各種社交app理應讓人聯系更為緊密,但有時卻適得其反。

        有人沉溺成癮,一旦離線就渾身不自在。

        美國某智庫發表報告,有4分之1的成年人幾乎全日無休,持續在線。

        對離線后的彷徨,受訪者認為,我們必須提醒自己,離線不代表與世隔絕,慢慢便會發覺自己沒有太大損失,苦苦維系網上社交才讓人疲累,只能換來大量無關痛癢的瑣碎資訊。離線不代表受到排擠,你反而能夠花更多心神,專注在平日相遇的人或物,與真實世界重建深厚連接。

        2. 享受與他人相處的時光

        那些從來不用智能手機或社交APP的人,他們的觀念值得我們深思

        社交媒體的一個問題,在于促進溝通同時,也限制了我們的溝通方式。研究中的受訪者都主張,交流應當更全面,更重視身體接觸,交流時觀察對方的表情,真實的互動的體驗,對維系人與人的關系更為重要。

        社交媒體主宰了交流的速度,變得即時而高頻,卻不夠深刻,我們甚至會為對方慢回消息而感到焦慮。相對而言,親臨實體空間的交流,過程即使花時間,但對方更能感到重視,真正鞏固友誼。

        社交媒體上的「社交」值得讓人反思。在社交媒體分享生活上難處,縱使可能得到數以百計朋友問候,但其實這種問候給予的支持,遠遠不如面對面的友誼。

        3. 觀照自心,活在當下

        那些從來不用智能手機或社交APP的人,他們的觀念值得我們深思

        如果真正領悟活在當下的精髓,便明白手機容易占據我們的心神,不利我們靜觀思緒、感受、觸覺。只有放下手機,我們才有機會逃離日常的繁瑣雜務,有時間和空間觀照自心,活于當下。

        雖然受訪者不用社交媒體,但這不代表有「反社會」人格,他們通常認為,人不用無時無刻與世界接通,他們想重掌生活的主導權,自主決定何時與人聯系,何時獨處。即使我們最終未能撤出社交平臺,但適時的抽離,重新掌握自己的生活節奏,對重整身心還是有其益處。

        推薦閱讀:廣西企業新聞網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