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移動牌手機新品發布會上,中國移動副總裁李慧嫡透露,從2013年至今,中國移動7款自有品牌手機總銷量為540萬部,其中有23萬部遠銷到泰國等七個國家和地區。
在這個期間,2013-2015年,正是運營商渠道為王的黃金時期,出貨量占據手機市場的70%-80%,即便是小米,初代產品也是靠聯通的百萬訂單活了下來。
作為全球最大最有錢的運營商,如果中國移動想賣多少自家的手機,那都不是什么太大的問題。
加上歷代中國移動牌手機既不難看也不難用,性價比一流,可以說是經濟適用男,尤其是在與網絡適配能力上得天獨厚,其制造商中國移動終端公司還專門成立了一流的測試實驗室,來保證質量。就是在基本零投入的市場宣傳情況下,擺在營業廳就能呼啦啦的賣。
但是中國移動不能任性,也無需任性。
基本上,自有品牌存在的邏輯是:在運營商的整個業務流程:網絡部署、業務開發、資費定價、終端普及、推向市場中,只有終端這個環節不在運營商手中,而這又是唯一變現的載體。一旦新技術不符合終端廠商的利益判斷,運營商就會很被動。中國移動就在TD-SCDMA和普及型TD-LTE手機上,交過很多學費。這也是為何至今CDMA手機產業鏈仍要依賴中國電信一力扶持的原因。
要能夠對中國移動每年3億多部手機大盤產生引導和影響,以往可以通過補貼、渠道傭金等方式產生撬動。但是在營銷費用壓降之后,補貼效力越來越縮水,自主品牌手機可以視為一種市場費用的轉換。
立標桿、當備胎,引導產業鏈推出我需要的產品和能力,作為調節價格與產品節奏的一個杠桿。一旦產業鏈達到理想狀態,自主品牌會無聲無息退出市場。
這其中最考驗的是,作為標桿,中國移動牌手機必須尋找到一種微妙的平衡:既不能賣得太好搶了產業鏈的生意,又不能過于低調而沒人理你。
所以,整體上,中國移動牌手機的操盤方式是:總量控制,重點是技術和應用的引領,目標中低端市場。
但是在這個杠桿的背后,是中國移動隨時可以KO回去的能力。
時至今日,如果不再懷疑谷歌Nexus手機的用意,那么也就不應該再質疑CMCC牌手機的誠意。
三年540萬這個低調的數字,至少沒有廠商再擔心移動牌手機會搶了自己的生意,一如沒有安卓廠商擔心谷歌給自家Nexus手機開小灶一樣。
今天移動再度發布第三代4G自主品牌手機A1S和A2,旨在打造在VoLTE與CA(CAT7)的普及型標桿。
第一代M811普及了4G千元機,第二代A1、N1降低了VoLTE和NFC門檻,今天發布的A1s和A2,再次要降低VoLTE和CA(CAT7)的門檻到799和499以下。
其中,得益于終端實驗室的嚴苛,售價799的A2作為換代型產品,跑分超過了紅米3和魅藍3,4000毫安電池的續航能力超過了MATE7。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移動釋放出對家庭寬帶和視頻業務的野心。
這次中國移動同時發布了搭載海思芯片的魔百盒CM101s、智能家庭網關,將手機、網絡、服務、電視機頂盒和智能家庭網關有機鏈接,對接中國移動旗下咪咕平臺提供內容,在云應用社區向開發者提供接口,用入口+流量+終端+內容+應用的思路,力圖構建一個終端與視頻生態圈。
會上,中國移動宣布2016年將發展1800萬家庭寬帶和1000萬魔百和用戶。而截至去年,電信聯通IPTV用戶為5000萬。
推薦閱讀:華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