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陣營的四大處理器——高通,三星,聯發科,海思麒麟。唯有麒麟是自家使用從不外售。2012年性能捉急的K3V2硬上自己旗艦手機,抓住機會靠著踩著自己旗艦手機發展6年終于有了和高通正面對抗的實力。
但是2012年的K3V2并不是海思的第一塊手機處理器,正如同他的名字有一個V2一樣,它是K3的第二代處理器。2004年剛從華為集成電路設計中心獨立出來的海思半導體尋思著進入手機處理器市場撈上一筆,再過了很久以后的2009年推出海思的第一個手機處理器第一代海思K3。K3起點比較高,是一款面向windows mobile智能手機平臺,采用了稍微過時的ARM9內核,460MHZ的主頻。此時高通已經進入了手機處理器市場2年,已經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個1GHZ主頻的手機處理器QSD8250。
華為在2009年的移動終端業務還沒有成型,旗下的大部分手機都是運營商的定制機。顯然自己體量還不能消化掉K3。于是此時的海思和聯發科一樣,將自己的處理器完全打包成解決方案,到手就能用的那種。可是當時做windows mobile系統手機的都是一些知名國際廠商,而這些國際廠商怎么看的起剛成立5年的海思,怎么會去用海思K3。處理器都做出了,錢都花了,不可能不賣的。國際廠商不要,那就轉頭國內的一些小廠商肯定會要的。于是乎第一代K3成了唯一一次外賣海思手機處理器,只不過它的對象是國內的一些山寨手機廠商。
第一代K3處理器
一時間國產山寨windows mobile手機大量出現,以前見不到的超高仿山寨多普達手機,就出現在了街頭。比如下面這個HKC QQ windows Mobile智能手機,就是采用海思K3平臺。甚至是諾基亞E71的山寨版都在海思K3的助攻下運行上windows Mobile系統。
K3的失敗讓海思在手機處理器這一塊沉寂了3年,2012年K3V2橫空出世,可惜一上場就撲街了。兩次的失敗沒有攔住海思的腳步,一代一代的發展,到現在能抗衡高通的存在,已經是相當更不錯的成績了。就算是被人說差,但是國內唯一一個成系列發展的手機處理器就海思了,其他家的都是搞了一兩代,甚至是一代就放棄了。
推薦閱讀:IT時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