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mv7mv"><ins id="mv7mv"></ins></menuitem>

<samp id="mv7mv"><ins id="mv7mv"><u id="mv7mv"></u></ins></samp>

    1. <progress id="mv7mv"></progress>

        <tbody id="mv7mv"></tbody>
        您所在的位置:主頁 > 西安汽車展 > 企業 > 正文

        數據圖表解剖AMOLED折疊手機供應鏈及成本!!

        2021-01-26 07:16:19 來源: 閱讀:-

        自2018年底國產屏幕廠商柔宇科技發布全球首款折疊屏手機以來,“折疊”之風迅速席卷全球。

        2019年2月,三星、華為接連發布折疊屏手機Galaxy Fold、Mate X,定價都在萬元以上,預計在上半年正式發售。除此之外,OPPO、小米、聯想、TCL等公司也在年初推出了折疊屏概念手機。


        數據圖表解剖AMOLED折疊手機供應鏈及成本!


        數據圖表解剖AMOLED折疊手機供應鏈及成本!


        數據圖表解剖AMOLED折疊手機供應鏈及成本!


        來源:海通電子

        蘋果、微軟、英特爾等公司雖尚未“官宣”折疊屏手機,但也都在積極參與相關專利的研發和申請。


        數據圖表解剖AMOLED折疊手機供應鏈及成本!


        折疊屏手機貴在哪?

        折疊屏手機定價高,主要是因為屏幕貴。

        金融服務提供商CGS-CIMB分別解析了Galaxy Fold、iPhone XS MAX和Galaxy S9+的BOM(物料清單),發現Galaxy Fold顯示模組的成本高達218.8美元,占到整體BOM成本的34%,顯著高于其他兩款手機。

        數據圖表解剖AMOLED折疊手機供應鏈及成本!


        折疊屏手機顯示模組中最關鍵的器件是柔性OLED面板,具備折疊性能的柔性OLED面板是當前折疊屏的唯一屏幕方案,但價格不菲。

        數據圖表解剖AMOLED折疊手機供應鏈及成本!


        IHS Markit數據顯示,手機柔性OLED面板的平均售價是硬屏OLED的3倍左右,是LCD屏(液晶屏)的6倍以上。

        數據圖表解剖AMOLED折疊手機供應鏈及成本!


        柔性OLED貴就貴在,普通智能手機屏(多為LCD屏)已經很薄,且包含多層結構;為實現可折疊功能,就必須進一步降低厚度、增加結構強度。尤其是OCA光學膠、偏光片、蓋板等關鍵組件,技術難度顯著提高。

        目前全球能生產相關零組件的廠商多為韓國、日本、美國的化工巨頭,中國廠商有京東方、維信諾等,供應商總數不多,產品供給量有限。

        數據圖表解剖AMOLED折疊手機供應鏈及成本!



        數據圖表解剖AMOLED折疊手機供應鏈及成本!

        三星可折疊BOM


        或3年后降價一半

        在2016年以前,全球柔性OLED面板產能幾乎全部集中在三星顯示手中,其市場份額超過90%。

        近年,中國面板廠商大規模投資柔性OLED產線,目前已建或在建產線達到12條,規劃月產能達到461千片/月。未來有望改變三星顯示一家獨大的局面,優化行業供給格局。

        數據圖表解剖AMOLED折疊手機供應鏈及成本!


        根據IHS Markit的預測,2019年全球可折疊OLED面板出貨量將達到140萬片,并將在2025年增長至5050萬片,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81.77%。中國和韓國企業將是柔性OLED市場的主要競爭者。

        數據圖表解剖AMOLED折疊手機供應鏈及成本!


        隨著技術的成熟和供給的改善,未來折疊屏手機的成本有望出現顯著下降。

        DSCC數據顯示,2019年,三星7.3英寸的可折疊柔性OLED面板的成本接近180美元,但將在隨后三年快速下降,到2022年成本將降至90美元左右,降幅約為50%。

        數據圖表解剖AMOLED折疊手機供應鏈及成本!


        再說下對折疊屏手機未來的看法

        三星和華為的折疊產品細節邏輯有所區別,三星是內折疊,華為是外折疊。不論用怎樣的折疊方式,其目的都是一樣的:實現一個便攜尺寸下,對大屏幕的追求。又或者說,實現了手機和平板的二合一。

        折疊時是一個手機形態,展開后變成一個平板狀態。折疊屏手機既解決了攜帶的便利性問題,又滿足了對平板大屏幕的需求。看上去很美。

        可實際上呢?

        華為 Mate X 展開后是 8 英寸的平板。折疊之后?是 6.6 英寸。三星 Galaxy Fold 展開后的尺寸是 7.3 英寸;由于是內折疊,折疊后外屏是一個狹小的 4.7 英寸的小屏,嵌在一個狹長且巨大的機身里。

        數據圖表解剖AMOLED折疊手機供應鏈及成本!


        付出巨大代價、耗費無數研發成本、BOM 成本換來的折疊屏手機,帶來了多大的提升呢?從 6.6 英寸到 8 英寸的提升。

        在主流全面屏手機尺寸都在 6.3 英寸以上的今天,一塊 7-8 英寸的平板究竟有多大的實際市場需求呢?要知道,8 英寸的 iPad mini 已經有 5 年沒有更新了。

        那么,除了屏幕的擴大之外,折疊屏手機還有沒有帶來其他的好處?

        沒有了。

        還帶來的只有一大堆新問題

        三星 Galaxy Fold 為了應付折疊和展開兩種形態,一共搭載了 6 顆攝像頭;復雜的鉸鏈是否有足夠的跌落強度和結構強度,以應付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使用場景,比如一屁股坐上去?

        外折疊的華為 Mate X 的柔性屏幕基板是塑料材質,這將如何應付日常使用產生的磨損?

        手機貼膜該如何進行?

        電池續航是否足夠?

        種種細節表面,這兩款折疊屏手機的產品成熟度還遠未達標。

        第二個問題是價格。

        三星 Galaxy Fold 的市場價格是 1980 美元,華為 Mate X 的價格則高達 2299 歐元。這樣的定價基本是目前智能手機旗艦產品的兩倍,已經遠遠偏離了正常手機的價格區間。

        這樣的定價體系反映了兩件事:折疊屏的成本極高;三星和華為并沒有真的打算押寶在折疊屏手機上。

        除此之外,安卓系統下孱弱的平板軟件生態、新系統帶來的屏幕適配、兼容性問題,都是折疊屏這一新的產品形態帶來的新問題。

        那么,三星和華為不知道折疊屏形態并不是未來嗎?

        當然不是。其實三星和華為清楚得很。

        三星的發布會上,留給 Galaxy Fold 的時間只有 15 分鐘,遠遠不及留給 S10 的時間;華為的折疊屏手機 Mate X 定價 2299 歐元,也說明了華為的態度。

        兩家推出折疊屏手機的目的很明確:占領創新的高地,賺‘吆喝’。兩家的折疊屏手機目前都還關在籠子里,媒體也都無法試玩,上市時間也都在幾個月后。這種發布方式也決定了這兩款產品‘炫技’的屬性遠大于實際銷售。

        數據圖表解剖AMOLED折疊手機供應鏈及成本!


        對于三星和華為來說,他們都需要折疊屏這樣的差異化產品建立領導性的地位和品牌認知。同時在行業進入成熟期后,盡可能地吸引眼球,度過 5G 手機大規模商用前的市場真空期。

        對于頭部的幾家手機廠商來說,5G 才是真正的主戰場。在 5G 時代,手機是否會迎來真正的顛覆性創新,我們倒是可以搬個板凳坐下來好好地期待一下。

        來源:OLEDindustry

        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小編喲

        歡迎轉發、點贊、評論,謝謝

        推薦閱讀:湖北都市網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