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閱讀全文大約需要 7 分鐘
↓看完文章不妨在留言區分享你的看法↓
近日,騰訊社交廣告推出了一份根據 10 億智能終端設備樣本采集的,2016 年國產手機用戶趨勢走向研究。
這份統計分別從品牌用戶構成、品牌流出流入、流入用戶核心機型、用戶構成等幾個方面分析了去年手機行業的動態。
(以下統計圖表均來自:騰訊社交廣告)
報告指出,2016 年國產手機品牌份額顯著增長,華為 、OPPO、vivo 、小米領跑,將國產手機份額提升到了 57%。
這就意味著,蘋果三星兩家國際大廠在國內份額越來越低,國產手機真正做到了“國貨當自強”。
四家國產品牌在的份額分別是:OPPO 16.8%,華為 16.4%,vivo 14.8%,小米 8.9%。
其中,在搶奪用戶的戰場里,OPPO 表現驚人,成為最大贏家。
從蘋果手上搶到 16.4% 用戶,從三星搶到 15.7% 用戶,從小米搶到 16.4% 的用戶。
看來,小米用戶也不全是沖著發燒以及性價比去的。
同時,OPPO 保持了品牌內用戶換機 51.4% 的份額。
其中,R9 系列在份額中占比高達 52%,年度爆款無疑。
vivo 則是以高用戶忠誠度保障了自己的地位,其中 vivo X 系列產品中的 X6s、X7、X9 成為主力軍。
值得一提的是,vivo 的主要新用戶同樣來源于蘋果(22%)、三星(16%)以及小米(16%)。
品牌內換機的用戶份額比 OPPO 更高,達到 53.5%。
與 OV 一致,華為憑借著 P9 ,同樣從蘋果三星以及小米手中搶到了大量份額。
不同的是,華為主要的新用戶更多來自蘋果以及三星,小米不到 10%。
從以上情況來看,蘋果三星小米在中國地區仿佛成為了砧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
在用戶組成部分,讓人意外的是,OV 兩家的用戶組成在性別部分趨于平均,都是近 50% 的份額,這與我們慣性想法里“用 OV 的大都是女生”有很大出入。
華為手機近 60% 都是沉穩的男性用戶,大概就是我們常說的“商務人士”。
小米魅族的用戶結構與華為非常相似,大部分買這幾個品牌的用戶都是男性為主。
倘若以年齡區分,我們還能看到一個更有趣的結果。
華為手機的主要用戶群體年齡在 25 歲以上,主要集中在 25~30 歲之間,但 30~50 歲以上的份額明顯比 OPPO、vivo、小米、魅族多得多。
中年爵士用華為?
OPPO、vivo 的用戶群體則是以 35 歲以下的年輕用戶為主,在 50 歲以上的用戶份額僅 1%,小米魅族基本也是這個情況。
而從南北地區差異來看,小米的受眾群體偏向華北地區,魅族偏向華南,華為偏向華東地區,OPPO vivo 顯然要平均得多。
值得注意的是,與 OV 對比,華為在華南地區有更大的優勢,這讓小安很意外。
最后一個問題比較尖銳...
一二線、三四線城市,誰說了算?
經過騰訊的調研取證,一二線城市華為占主導地位,三四線城市 OV 說了算。
順帶一提,魅族近期在一二線城市發力,份額已趕超小米。
而小米,最大的份額在四線城市,用戶組成與 OV 基本一致。
調研中專門提到,憑借著明星代言、粉絲社群、生活圈廣告等各方面的投入,OPPO 在一線到三線市場的高端年輕女性消費群體有著強大的影響力。
至于男性市場,估計還是華為的天下。
報告最后提出,中國市場的換機時代已然高端化,未來,中高端手機的用戶競爭將愈發激烈。
與此同時,更高端的手機將給品牌帶來更多的利潤空間。
當然,這是機遇與挑戰共存的,市場高端化,用戶對創新的需求就更大。
此外,如何刺激用戶換機或者購買第二部手機的消費需求,是今年的一大重點。
從上面的調查來看,“性能參數 = 產品功能 = 銷量” 這個等式早已不成立。
唯有真正將產品的功能提升,實用性增強,瞬間直指消費者剛需,才能勝出。
安
小安點評
看到這樣一份榜單,小安沒有很意外。
2016 年,OV 忽然名聲大噪,線下市場大獲全勝,在國內甚至超越了華為,這個成績大家有目共睹。
有人歡喜有人愁,OPPO、vivo 、華為的崛起也伴隨著小米、三星、蘋果的衰落。
但 2017 年有可能是再一次巨變的一年。
一方面,傳聞 OV 削減了產品目標,LG 或將黯然離場。
另一方面,三星 S8 氣勢洶洶,年末還有十周年的 iPhone 企圖逆襲;
諾基亞、夏普紛紛宣布回國,同時 IHS Technology 中國研究總監爆料 OPPO Find 9 下半年來襲。
誰能真正符合用戶剛需,從而笑到最后,還真不好說。
點擊閱讀原文訪問機友圈,百萬機友思(si)維(bi)風暴,等著你!
精 · 彩 · 回 · 顧
推薦閱讀:重慶企業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