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mv7mv"><ins id="mv7mv"></ins></menuitem>

<samp id="mv7mv"><ins id="mv7mv"><u id="mv7mv"></u></ins></samp>

    1. <progress id="mv7mv"></progress>

        <tbody id="mv7mv"></tbody>
        您所在的位置:主頁 > 西安汽車展 > 行業 > 正文

        眾籌失敗,百事手機為何高調開場卻慘淡收尾?!

        2021-01-10 04:31:44 來源: 閱讀:-

        去年10月,百事要做手機的消息曾轟動一時,新榜在2015年10月15日發布的《百事手機?可樂外罩著一層神秘營銷外衣》中也對這一事做了分析。

        大品牌玩跨界,這種事情百事自然不是第一個。但是,在此事曝光后不久,百事手機似乎依然是雷聲大雨點小,突然銷聲匿跡了。直到11月,百事手機P1、百事手機P1s在京東商城開啟眾籌,眾籌時間為11月18日至12月3日,目標為300萬。

        跨界,眾籌,這一招招新鮮的玩法讓百事手機的前景看起來很好,然而,實際情況卻是,直到12月3日,百事手機眾籌的最終結果為130萬出頭,眾籌失敗。

        眾籌失敗,百事手機為何高調開場卻慘淡收尾?

        高調開場,慘淡收尾。百事手機還沒有上市,就遭遇滑鐵盧。諷刺的是,小米在去年雙十一之際宣布推出小米新機眾籌,而且是盲籌,即不公布新機型號,單憑一張神秘海報就啟動眾籌。而眾籌金額達到3559萬5千元,創下淘寶眾籌記錄,雖然事后需要退款101元,再加上可能放棄眾籌的用戶,實際金額可能有所減少,但這并不妨礙小米登頂淘寶眾籌冠軍。

        眾籌失敗,百事手機為何高調開場卻慘淡收尾?

        同樣是手機,同樣是眾籌,小米輕松完成3000多萬的眾籌目標,而百事手機卻連十分之一的目標都難以完成,百事的金字招牌真的不夠大嗎?

        百事的招牌自然是不會比小米差的。關鍵問題在于,百事對于這部手機,顯然是不情愿的。就在百事要做手機的消息曝光之后,百事可樂方面第一時間就回應稱,百事可樂沒有計劃進入移動手機制造行業,百事手機僅是品牌授權。

        這一回應顯然是想把百事和百事手機徹底劃分界限,作為品牌授權方尚且如此,作為普通消費者又怎么能充分信任呢?

        百事可樂的公開回應,更是讓所有人都堅信,百事手機只是一次品牌掛靠營銷而已。而微博認證公司為深圳玩瘋科技有限公司的賬號@百事手機 ,更是在這之后被注銷了,取而代之的,是12月重新注冊的賬號@百事主題手機 ,關注粉絲至今也僅為2000+。

        眾籌失敗,百事手機為何高調開場卻慘淡收尾?

        更為慘淡的是“百事手機”微信公眾號,從注冊以來,沒有推送過一條圖文消息,幾乎可以認定此賬號已被官方放棄運營。

        眾籌失敗,百事手機為何高調開場卻慘淡收尾?

        百事手機此次的失敗,更能說明企業在品牌授權時不可草率。企業對于消費者是有品牌監管義務的。很多知名企業會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對渠道和終端市場進行長期監測和管理,這不僅是對消費者負責任,更是對自身品牌的保護。

        同百事一樣,另一個因品牌授權監管不當知名的失敗案例是康師傅。2014年,康師傅卷入臺灣地溝油事件,而根據康師傅方面發布的公告,“在臺涉及使用供貨商劣質豬油制造的康師傅品牌‘精燉蔥燒排骨湯面’產品,系由集團授權臺灣味全使用本集團的康師傅商標在臺灣制造及銷售”。

        眾籌失敗,百事手機為何高調開場卻慘淡收尾?

        對于品牌授權方而言,品牌授權有著兩大好處:一是能夠迅速擴張品牌影響力;二是能夠獲取部分商業利益。但是更重要的是,品牌授權需要強大的背書能力,如果成功則皆大歡喜,如果失敗,則成為了品牌的致命弱點。

        百事手機目前的眾籌款項已經全部退還,如果百事手機已經生產出來,或者已經向百事公司支付了價格不菲的授權費用,那最終百事手機應該還是會推向市場。不過,如今眾籌的失敗,實際上也預示了百事手機即便上市,也很難取得成功。

        推薦閱讀:印象中國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