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癮”這個字,起初不大太在意,后來詞語歸類,因是病字旁,和癌竟然同列。做醫生的朋友告訴我,很多藥物,吃的時間久了,會產生依賴。也就是所謂的上癮。可以讓人上癮的東西很多,比如吸煙,喝酒,賭博,下棋。以上列舉諸事群體,和玩手機成癮的人群相比,絕對是小巫見大巫。年輕的小朋友諱談癮字,委婉地把自己稱作手機控。其實病癥同一,只不過是多了一個不能戒掉又不承認的說詞罷了。
現在很少參加一些朋友的聚會,托詞是我已經不喜飲酒了。真實的理由卻是每到一處,無論人多或是人少,每個人的手機都是放在桌前的,初時還能聊上三兩句,酒酣耳熱后,各種拍照視頻,然后發朋友圈。我是不愿出現在別人的朋友圈里面的,一是和朋友的朋友并不熟悉,容貌本不端正,吃相又不雅,怎么想怎么是朋友炫吃的道具,和桌子上的杯盤沒有任何的區別。
我手機里的群,設置都是消息免打擾的。我不在群里發消息打擾別人,別人也別來打擾我。不是我有多清高,而是有些群里發的內容實在是太過無聊。本來可以私聊的話題,在群里目中無人、口無遮攔地閑侃,完全不顧及他人的感受。幾百上千條消息,沒有一條是和自己相干的,包括那些廣告性質的推銷,包括在各個群里轉來轉去的重復的鏈接和內容。每次都是攢夠了可以刪除的容量后,看也不看地刪除掉。不退群的原因,是留了尊重給當初拉自己進群的朋友。
手機就像一種新的毒品,刺激著每個人的神經。如果鴉片算是曾經毒害國人生理的毒品,手機便是毒害國人心理的毒品。我不否定手機有手機的其他功能和用途,就像我不否認鴉片也可以用作止痛藥來治療疼痛的患者。那些失去了手機的人,表現出來的無精打采、萎靡的有些失魂落魄的狀態,我是親眼看到過的。
用手機來玩游戲,或是用微信這種即時通工具,與親近的人聊幾句貼心的話,又或來瀏覽可以增長自己見識和才智的內容,倒也無可厚非。倘若沉迷,形成依賴性,久患成癮,無論工作著,還是學習著,不摸一摸看一看手機便坐立不安,閑時更是捧著手機,茶飯不思,雜務不做,這就是一種病態了。一旦把手機當做玩具,說著人云亦云的話,轉著毫無考證過的流言,把從眾和媚俗當做時尚,停止了思考,就真的弄丟了自己。
我并不是來反對使用手機的,人類的進步總是離不開科技的發展,當紙質書刊淪落到現在論斤賣的地步,獲取精神上的營養,還是要依托于方便的電子平臺的。我只是想表明,別把手機當玩具,要當做工具,用它來學些和做些比無聊更有意義的事情。
推薦閱讀:江南在線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