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范圍內有兩個非常重要且十分神奇的智能手機用戶市場,一個在中國,另一個在印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印度和中國兩大市場存在無比相似的發展之處:同樣擁有十幾億用戶人口,消費力量舉足輕重;同是增速最快的發展中國家,在亞太地區話語權不容小覷;同樣輻射廣闊市場疆域,中國本身國土面積巨大,而一旦掌握印度則能直接擴張整個東南亞地區。
不過,由于印度在過去沒有形成穩定的政治環境,導致整個市場的發展始終要落后中國,換句話說,就是永遠跟在中國的屁股后行走,憑借眾多相似特點來復制前人的道路。這直接導致近幾年在本土市場風生水起的國產智能手機廠商,在尋求出海時率先把目光放在印度身上,因為它們完全可以將國內成熟的發展經驗"移花接木"到印度。
正因為此,從2014年伊始,包括小米、OPPO、Vivo、一加、華為、金立等國產廠商一股腦地沖進印度市場,僅僅不到4年時間,2018年中國手機品牌已占據印度整個市場份額的60%,昔日霸主三星被無情擠下神壇,換成了小米登頂。
小米強勢逆襲,喪失國內第一后在印度稱霸,雷軍瘋狂站臺
2019年5月9日,一張「小米創始人雷軍身穿印度服裝」圖片在網上引起熱議,眾多網友紛紛表示,雷軍為了給小米在印度站臺簡直是以犧牲個人形象為代價。事實上,如果你了解當下小米手機在印度市場的統治力之后,哪怕雷軍有再出格的舉動,恐怕都不會有任何驚訝。
根據最新市場權威調研機構數據統計,小米已經連續兩年成為了印度第一手機品牌。在2019年Q1季度,小米手機在印度本土市場份額已經占據高達31%,大幅領先于第二名三星。而在出貨量方面,2018年印度市場總出貨量1.423億臺,而小米就占了其中的4100萬臺,并且還連續6個季度保持出貨第一,為此雷軍不惜花費巨額代價在印度開設了7個工廠,充分保證穩定供應量。
在智能手機時代來臨后,小米是掀起互聯網廠商潮流的開創者,憑借互聯網銷售模式帶來的極致性價比特色,小米手機曾做到了中國市場第一的驚艷成績,但是不幸在后來被華為+榮耀雙品牌所擊垮,其「搶購耍猴」營銷特色也漸漸讓國人心生反感,雖然在國內仍處于頭部廠商之列,但明顯不如當年輝煌。
據Canalys數據報告,2019年Q1季度內,小米在中國市場份額持續萎靡不振,同比下降13%,而相比之下,小米在印度市場上的出貨量也僅比國內少了一百萬而已,在雷軍對中國本土市場無計可施的時候,印度市場毋庸置疑成為了拯救小米的定海神針。
復制中國市場擴張道路,互聯網渠道+性價比成小米印度代名詞
印度市場與非洲市場類似,基站建設落后、網絡信號不穩定,平民消費水平能力不高,這些發展中國家存在的共同痛點反映在手機廠商眼里,反而成為了吸引點,信號不穩定?那就用雙卡雙待來解決,哪個有信號用哪個;消費水平不高,那就靠低價高性價比機型來吸引用戶,這恰恰符合小米一直以來的產品策略。
2014年7月5日,小米首次在Flipkart平臺上開賣,當天,標價13999盧比,約1362元的小米3瞬間售罄,此后一周還有10萬印度用戶搶著預定。等到2017年,在Flipkart的財報中,其銷量70%來自手機品類,大部分是中國品牌。萬萬沒想到,是中國手機品牌反向造就了印度本土最大電商Flipkart。
2016年3月3日,小米在印度舉辦紅米Note3發布會,這一搭載高通驍龍650芯片,國內售價899元的低端機成為了印度當年銷量最高的手機,直接把小米送到了印度市場份額第二名寶座;之后的2017年,小米不斷推出高性價比平民機型,以每季度增長30%以上的火箭速度,讓三星被迫交出了頭把座椅。
從目前來看,不僅僅是小米,OPPO和Vivo在印度市場的發展也是在復制中國市場上的擴張策略,耗費巨額投入和人力建造印度線下渠道,邀請印度知名明星為其代言,這一個個在國人眼中非常熟悉的戲法正在印度瘋狂上演。
在位于中國本土市場的第一輪角逐戰中,小米曾攀至巔峰,卻也被華為無情擊落;而當大家都轉移到印度第二戰場后,小米還會不會再度翻車,被OV、華為、榮耀等迎頭趕上?
推薦閱讀:長沙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