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手機已成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個工具。在國內,華為小米OV是最受歡迎的手機品牌;而在歐美,蘋果、三星、華為則是主角。
但是,有這么一款手機,在國內籍籍無名,在國外卻年銷1.3億部。
?
大家都知道,華為是國內手機的霸主,可它卻“另辟蹊徑”稱霸非洲市場,被譽為“非洲手機之王”!
要知道,去年的全球手機銷量排行榜,它“吊打”OV、“壓制”小米,僅次于華為、蘋果、三星位列第四名。
?
它就是傳音手機,一家總部位于深圳的國產手機品牌,在國內手機廠商“捉對廝殺、頭破血流”競爭國內手機市場的時候,它拓荒非洲,十年間拿下非洲市場最大的份額,在非洲“獨孤求敗”!
如今,在外“功成名就”的它“衣錦還鄉”,要回A股上市了!
壹
科創板受理企業中被譽為“非洲手機之王”的傳音控股(傳音手機)要上會了。上交所日前披露,將于7月23日審議傳音控股等兩家公司的科創板首發申請。
?
也就是說,明天傳音手機如果成功過會,那么它將成為A股科創板手機第一股!
據悉,傳音手機主要產品為TECNO、itel和Infinix三大品牌手機,銷售區域主要集中在非洲、南亞、東南亞、中東和南美等全球新興市場國家,被稱為“非洲手機之王”。
另外,財報顯示,傳音手機2018年其主營業務營收221.72億元,96.65%的收入來自手機,其中功能機的銷售額占比69.81%,智能機的銷售額占比26.84%,毛利潤約24%左右。功能機在2018年銷量9021.81萬臺,每臺手機售價約65.95元,智能機銷量3406.56萬臺,每臺售價454.38元。
傳音手機大家沒怎么聽說過,那么波導手機相信大家還是有印象的吧。
在21世紀初,“波導手機,手機中的戰斗機”這一響亮的廣告詞,相信大家還記憶猶新吧。
?
波導手機無疑是第一代國產手機中弄潮者。2003年的波導占據全國手機市場銷量的頭名,并將第一保持了7年,也是國內第一家躋身全球前10名的手機品牌。
1992年,29歲的徐立華拉著同學蒲杰、徐錫廣、隋波四人,憑借一份“尋呼機可行性報告”,拿到寧波奉化大橋鎮政府的510萬元投資,創辦了波導。
果不其然,幾年后,尋呼機風靡全中國,波導也迅速占據了市場第二的位置。
上世紀90年代末期,手機行業迎來春天。
1999年,徐立華不顧眾人反對,果斷拋棄如日中天的尋呼機業務,開始做手機。
要知道彼時,國產手機僅占全國手機市場的 5% 。
缺乏核心技術的波導一開始舉步維艱,恰逢當時全球第六大手機制造商法國薩基姆( Sagem )公司為了打開中國手機市場,在華尋求合作伙伴,雙方一拍即合。
后來,波導合并了工信部旗下的一家國有企業,轉變為國資控股企業,完美的解決了手機生產牌照和資金的問題。
有牌照、有技術又有資金的波導開始了騰飛之路。
波導請來國際知名歌手李玟為其代言,又貸款4000萬在央視投放廣告,“波導手機,手機中的戰斗機”這句膾炙人口的廣告詞從此傳播中國大地。
?
2000 年,波導年銷售 70 萬臺手機,奪得國產手機銷售第一。
一年后,波導首次超越所有國際品牌,占據國內手機市場最大份額。
再過一年,國際權威市場調研機構IC Insights公布的2004年度全球十大手機供應商名單,波導位列第八,成為唯一上榜的中國手機品牌。
貳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風光無限的波導也逃不過“盛極而衰”的市場定律。
在營銷上嘗到甜頭的波導,一直都只看重宣傳而輕視研發。2003年波導廣告宣傳費用支出高達2.58億,研發費用連其1/5都不到,很快波導為它的“輕狂”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2007年到2008年,波導股份分別虧損5.94億元、1.67億元,被戴上“ST”的帽子。徐立華還因戰略失誤獲得了2008年7月《福布斯》評選的中國(非國有)上市公司最差老板排行榜的“頭名”。
在波導逐漸走向墮落之時,另一個傳奇人物卻正在波導庇護下成長!
他就是竺兆江。
?
從波導公司走出的竺兆江,是傳音公司的創始人,也是一手打下傳音非洲江山的關鍵人物。
竺兆江生于寧波奉化,1996年畢業于南昌航空大學機械電子工程專業,進入了當時如日中天的波導公司。
剛開始,他僅僅是一個銷售波導傳呼機的小業務員,經過努力三年后,晉升為波導華北區首席代表。正是這段在波導的經歷,成就了以后傳音的輝煌。
2003年前后,竺兆江成為波導銷售公司的常務副總經理。后來,他主動提出開拓波導國際業務,卻沒有得到認可,這讓竺兆江萌生了創業的想法。
當年國內市場競爭激烈,要做成品牌難度較大,經常去國外出差的竺兆江發現,很少在國外看到中國手機的廣告,于是他立志做一款讓全世界矚目的手機,希望有朝一日中國人自己的品牌也能在國際上受到關注。
2006年國內手機市場被各類山寨機占據,正規手機企業舉步維艱。內憂外患的波導已是日薄西山,竺兆江當機立斷決定另立門戶,于是,帶領幾位前波導同事在香港成立了傳音手機。
初期,傳音為了生存也干過代工,早年給一些印度和東南亞的手機品牌做貼牌(ODM)。
經過考察,竺兆江發現非洲市場是一個非常合適的選擇,底子雖薄,但發展潛力巨大。
在他看來,非洲是僅次于中國、印度的全球人口第三多的市場,人口數達到10億等級,“而非洲市場的發展又比大陸慢,如果能夠運用大陸的技術與資源,推出適合當地市場的產品,應該會有不錯的機會。”
兩年后,竺兆江最終明確了聚焦非洲的戰略。2007年傳音手機正式進軍非洲,由此也開始了“非洲之王”的征程。
叁
眾所周知,當時非洲人民的消費能力不是很好,很多人甚至吃不飽飯,文盲占很多國家民眾比例非常大。在這種情況下,主打通話的功能手機,在非洲反而更有市場。
所以,中低端手機成為眾多手機廠商在非洲重要的產品線,而傳音智能手機大約95%的產品價格都在400元左右。
另外,對于非洲用戶來說,由于膚色的緣故,無論是自拍,還是和其他人拍照,在很多情況下,尤其是夜晚,只能看到大白牙……
?
所以傳音手機針對這一點也對手機進行了修改,根據非洲人的特點開發除了領域眼睛和嘴巴定位面部的技術,創造出了非洲版的美顏相機。
還有一系列針對非洲的運營策略:非洲人民愛音樂,便提高喇叭功率并贈送頭戴式耳機;非洲運營商之間結算成本高,傳音一度為此推出四卡四待手機;非洲路燈很少,傳音就在手機上加入大功率的手電筒;非洲電力供應很差,傳音就在手機上用了超大容量的電池,號稱可以待機一個月……
?
價格便宜、渠道好、中國產業鏈優勢、設計本地化,不得不說傳音在非洲的成功是必然的。
傳音控股CMO劉俊杰在接受《南方日報》采訪時表示,傳音在消費者洞察、產品研發方面花了很多力氣,無孔不入地關注細節,所以在與三星等在非洲只做“國際標準”產品的競爭中,以巧取勝。
在知名泛非商業雜志《African Business》今年發布的“2018/2019年度最受非洲消費者喜愛的品牌”百強榜單,傳音旗下三大手機品牌TECNO、itel、Infinix分列第5位、第17位與第26位。
2018年,傳音終于超越三星,拿下非洲市場最大的份額,稱霸非洲,成為“非洲手機之王”。
肆
科創板從來不相信“造神”,網紅CEO打造的木瓜移動剛剛折戟沉沙,靠著“非洲之王”手機概念的傳音股份面臨大考。
其實,傳音的上市之路并不順暢。早在2018年3月,傳音控股便計劃以借殼新界泵業的方式登陸A股市場。但由于6月份雙方未能就交易方案的重要條款達成一致意見,傳音借殼上市一事就此作罷。
此番卷土重來,傳音也遭到了上交所的科創板申請問詢。
?
今年5月,上交所曾前后兩次對于傳音控股發出問詢函,對于其股權結構、公司業務以及核心技術情況等方面展開問詢。其中,傳音現有的核心技術能力是上交所以及外界對其關注的重點。
傳音首發申請將于明日上會,結果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如今,當華為等企業大舉進軍非洲市場時,傳音已邁步走向印度、孟加拉等南亞市場,華為、小米、OV同樣在這片土地上激烈廝殺。在全新的戰場,小米、華為等勁敵環伺,傳音的非洲秘籍能幫它再次封王嗎?
參考資料:
觀察者網《“非洲手機之王”傳音控股首發申請7月23日上會》、
AI財經社《曾是“手機中的戰斗機”,今無人知曉,后自立門戶成全球第四》、
商學院雜志《“非洲之王”急上市 傳音手機路難行》
推薦閱讀:每日科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