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mv7mv"><ins id="mv7mv"></ins></menuitem>

<samp id="mv7mv"><ins id="mv7mv"><u id="mv7mv"></u></ins></samp>

    1. <progress id="mv7mv"></progress>

        <tbody id="mv7mv"></tbody>
        您所在的位置:主頁 > 西安汽車展 > 資訊 > 正文

        手機打車還真能打來摩托車!“網約摩的”現身濟南!有人標注要女騎手!

        2020-12-28 05:37:14 來源: 閱讀:-


        聽說過網約摩托車嗎?

        近日,一款名為“MAN共享摩托”的軟件上線,內含網約摩托車業務。

        “網約摩的”安全嗎?價格貴嗎?什么人在用?誰來監管?

        帶著眾多的疑問,濟南時報·新時報記者進行了體驗和調查。

        瞧新鮮:

        “網約摩的”來了,起步價5元

        濟南時報·新時報記者下載“MAN共享摩托”后發現,該軟件提供摩托租賃業務、摩旅業務,支持“摩的”業務。“網約摩的”形式與市面上的網約車平臺相似,地圖上顯示的綠色摩托車標志即為運營中的“摩的”,頁面下方可以選擇出發的起點、終點及出發時間,發布后等待司機接單即可。

        手機打車還真能打來摩托車!“網約摩的”現身濟南!有人標注要女騎手

        網約摩托怎么收費?平臺的價格說明顯示:起步價為5元含兩公里,超過部分1元/1公里;達到20公里后無起步價,1元/公里。記者在地圖上選定了一段4.2公里的路程,顯示費用為7.2元。

        在平臺不僅能預約摩的,用戶還可以直接查看附近的訂單信息,包括下單人的距離、頭像、起點終點等。如果注冊成為該平臺的摩的司機,可以在“附近訂單”中選擇“接單”。

        熱體驗:

        司機少接單慢,沒提供頭盔

        28日下午,記者以乘客身份下單,等待近15分鐘仍無司機接單。多次嘗試后,終于有一名司機接下預約單。

        預約成功后,平臺顯示“已接單/待付款”,此時乘客可以看到司機的車號、車型及真實聯系電話,并且能通過平臺的聊天系統進行溝通,在溝通過程中平臺的聊天系統多次出現卡頓。

        司機到達約定地點后,車型、車號與平臺顯示相符,行駛前,司機并未提供頭盔、護膝等安全護具,途中行駛速度較快,并在人行道逆行。

        該司機介紹,他也是第一次用這個軟件接單,下載了試試。“這個軟件剛剛開發,我們有個機車群,里面500多人都知道這個軟件,濟南有不少人在用,大家都是抱著‘玩玩的心態’,畢竟一單賺不了多少錢,我這輛車就5萬。”

        冷觀察:

        司機注冊簡易,不用提供安全證明

        怎樣才能成為該平臺摩的司機?該司機告訴記者,他注冊時僅提供了身份證與駕駛證。

        記者了解到,在該平臺注冊成為司機,僅需填寫身份證、駕駛證、摩的司機認證三項,其中摩的司機認證一欄,提供“個人的行駛證照片、車輛照片,以及車牌號、摩托品牌、摩托車型號、排量及上牌年份”等信息即可,不需要提供相關安全證明。

        平臺還顯示,注冊司機需滿足以下要求:年滿22周歲以上;必須擁有摩托車駕駛證D和E駕照;必須本人名下摩托車,車齡五年以內;車輛不得為水車、雜牌、山寨、越野、賽車、仿賽、地平線等;芝麻信用680以上;車輛外觀必須整潔,必須為乘客提供頭盔。

        此外, 目前平臺未給司機提供保險業務。

        【追問】

        1.“網約摩的”安全如何保障?

        市民張先生說,他打過一次“網約摩的”,司機沒有給他提供安全頭盔,他一路上心驚膽戰,“感覺不管是乘客,還是司機都不太安全,也不知道如果出了事故平臺有沒有保障”。

        有乘客發現,該“網約摩的”平臺可以看到不少用戶信息,甚至在周圍用戶訂單備注中有“要女騎”“兩千包夜,是女的就行”等字樣。“平臺上的約車信息是公開的,或許有人會作‘社交途徑’,更何況它也不需要司機提供安全證明,想想還挺讓人后怕的。”市民張女士說。

        關于事故責任問題,該平臺“摩的”司機注冊協議13條顯示:在接送乘客期間要保護乘客的安全,若發生交通事故應當及時報警并積極配合,導致他人或自身傷亡的,將由事故責任方和主要責任方賠償,平臺不承擔責任。

        29日,記者以用戶身份咨詢客服。客服表示,司機若不給乘客配備頭盔,可選擇投訴,平臺將予以免單,但由于平臺剛上線,暫時不會給司機封號。“平臺的人臉識別系統已投入使用,駕駛員在行駛前需刷臉驗證。目前平臺僅上線5天,后期需要完善的東西還有很多。”

        2.“網約摩的”該由誰來監管?

        我國《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顯示:網約車平臺公司應當在取得相應《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許可證》并向企業注冊地省級通信主管部門申請互聯網信息服務備案后,方可開展相關業務。

        那么,該“網約摩的”平臺是否具有相關資質?客服回復稱,營運許可正在辦理當中。

        誰來對“網約摩的”進行監管呢?

        濟南交警24小時監督服務熱線表示,二輪摩托車若營運載客,首先需具備從業資格證,但目前不確定濟南能否辦理從業資格證。工作人員稱,即使辦下證,手續齊全,也需要向當地交管部門備案登記,說明該車是用來營運的。若濟南沒有此類資格證,則證明二輪摩托營運服務可能未在濟南開放。“具體從業資格證問題需要咨詢交通運輸部門。”

        29日,記者以市民身份咨詢濟南市交通運輸局總機電話,工作人員表示,目前他們僅負責四輪營運性機動車手續,兩輪摩托車不在他們的監管范圍內。

        他山之石

        外地曾叫停“網約摩的”

        “網約摩的”在南方較為流行,甚至還有“網約電動車”。廣東曾出現過一款名為“無憂幫幫”的APP,提供網約摩的服務。注冊的“摩的”司機,除短途摩的出行服務外,還提供短途物流、家政維修、餐飲外賣甚至搬家等服務。

        但“摩的”的監管一直是個問題,不少地方處于觀望狀態。也有地方“出手”。2017年,南寧市提供網約摩托車服務的“驢的出行”平臺,就被南寧市交通局叫停。南寧市交通局有關負責人說,根據相關規定,南寧市禁止電動車、摩托車、三輪車等非機動車從事道路旅客運輸經營。(劉丹整理)

        你有什么看法

        歡迎留言區互動

        ▌來源:濟南時報·新時報 見習記者:孟天宇

        ▌編輯:邵猛 校對:李杰

        推薦閱讀:陜財網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