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街都是手機專賣店,為什么沒人買卻還一直營業?說這話就太天真了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網購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算是一些零食和物件,大家也要通過互聯網來購買,平時我們所使用的電腦和手機,也可以從旗艦店上購買,對于很多人而言,收快遞已經成為了一種常態。更多時候,比起實體店的購物,我們可能更加傾向于選擇網購,網購種類和支付方式都非常多樣,可以實現花唄和信用卡等支付,不過線下支付相對單一,限制了消費者購物。
網購的興起,其實很大程度上沖擊了線下購物,平時我們在逛街的時候,也可以看到很多的手機專賣店,但是為什么沒有人買,這些手機店依然營業呢?一般來說,要運營一個店鋪,需要很高的運營成本,租金和各項人力支出就非常巨大,所以要想實現盈利并不簡單,通過觀察生活中的例子,發現手機店似乎并沒有受到很大沖擊。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雖然手機的營業利潤不如以前,但是某品牌的專賣店占比并不高,所以一般手機專賣店都會和運營商達成合作,例如移動和聯通等,選擇和哪一個運營商合作,專賣店也會相應地得到一些補貼。除了業績之外,還包括房租等部分,具體的補貼金額不一,所以對于線下專賣店,壓力就得到了大幅度的減小。
另外,手機的消費頻率其實很低,所以,大家經常都看到專賣店沒有人,話又說回來,如果賣出去一個手機,那么就會得到一些比較可觀的利潤,對于某些品牌的手機而言,利潤更多。網購對于發達城市其實更加普遍,而在三四線甚至更加落后的城市,專賣店依然是大部分用戶的選擇,除了手機之外,他們也會出售一些手機必需品,例如手機膜、充電寶等等,這些產品的消費數量比較多。
和運營商進行合作之后,如果用戶去辦卡等就可以得到提成,通過代理移動或者聯通等手機業務,就可以拿到一定的利潤,現在線下交話費的人也很多,這些渠道加起來,其實收入來源呢非常多。
手機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很多消費者都比較喜歡線下購買手機,可以得到更好的體驗,線下門店是肉眼可見的,售后等方面自然要比網上完善,如果手機出現什么問題,就可以直接到專賣店退還或者修理。因此,線下門店具有其存在的合理原因,只要有盈利,那么他們就可以繼續生活下去。
網上購物雖然已經成為了一種主要趨勢,不過對于一些特殊產品而言,消費者更傾向于線下消費,能夠得到更好的質量和售后服務,手機就是其中的代表產品,線下門店給出的優惠活動比網上要多。你更喜歡網上購物還是線下消費?
推薦閱讀:江蘇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