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款折疊屏手機:柔宇FlexPai正式面世以后,不出意外的,手機市場掀起了一股折疊屏的風潮:三星推出了旗下的折疊屏Galaxy Fold、華為推出了MateX、小米雖未發布折疊屏機型,但也帶來了環幕屏設計的MiX Alpha。
在開始正式的評測之前,筆者還是要聊聊這部三星新折疊屏。首先,目前重新推出的三星折疊屏,實則是改良版本。其中的原因很簡單:初代三星折疊屏正式推出后,出現了種種屏幕問題。而后,三星改良了折疊屏的設計,這才得以重新推出量產版本。
值得一提的是,筆者上手的這部測評機,在外觀上幾乎是三星Galaxy Fold的“蠻生兄弟”言歸正傳,正式開始上手評測:
不得不說的是,當筆者第一眼望去時,三星W20 5G的確給到了筆者一種“滿眼皆是屏幕”的感受。三星W20 5G在展開狀態下,正面是一塊7.3英寸、分辨率達到2152×1536的SuPerAMOLED柔性屏。當然,除了2K分辨率,三星W20 5G的這塊主屏,也達到了高分屏的標準。在色域、色準、最高激發亮度上,都達到了旗艦機第一梯隊的標準。畢竟,三星不僅僅是一家手機廠商,其“屏幕大廠”的名號也并非浪得虛名。
三星W20 5G在半折疊的狀態下,也可以立起來:
OneUI是三星基于安卓底層系統定制的,其在三星的Galaxy系列上歷經了幾代大版本的更新:在體驗、細節優化、整體流暢度上都表現的十分不錯。但三星W20 5G上所搭載的OneUI,就明顯是一種“被動適配”
就比如上圖的下拉欄,OneUI只是簡單直接的適配了正面的“劉海”區域、使得操作界面不受這一劉海區域的遮擋和影響。但其并沒有發揮W20 5G作為一款折疊屏的優勢。更大的顯示面積在OneUI面前,并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因此,筆者認為這只是OneUI對W20 5G的“被動適配”
而OneUI主屏的“菜單欄”,設計的也過于緊湊,筆者換了一套圖標包,頓時感覺清爽了許多。與此同時,三星W20 5G設計了一套開屏動畫:即將三星W20 5G從折疊狀態中展開時,會看到翅膀的展開動畫。
但這一動畫了展開動作之間并無聯系:細微的動作并不能引起“翅膀”的響應,這就存在體驗上的斷檔。而在App適配上,系統層級的App適配正常,主流的App也可以自適應UI界面,但也存在著諸多第三方App沒有適配、甚至無法正常運行的狀況。
這次三星W20 5G將三星Logo印刻在了手機中框之上,中框采用銀色配色,質感十分不錯。不過在冬季就有些凍手了。這里值得一提的是,筆者此前還對三星W20 5G的使用環境有所顧慮:擔心在溫度較低的室外環境中,折疊屏的彎曲、折疊會受到影響。而事實證明:室外低溫情況下,三星W20 5G折疊屏依然可以順滑折疊。
三星W20 5G在折疊的狀態下,其正面搭載了一塊4.6英寸、分辨率為1680×720的副屏,外面由2.5D玻璃覆蓋,手感十分溫潤。而這塊副屏的頂部,還保留了一顆聽筒。
在后置相機的排列上,三星W20 5G選擇了豎直三攝排列設計,其搭載的三顆攝像頭分別為:1600萬超廣角攝像頭、1200萬雙核心攝像頭,以及一顆1200萬像素的長焦鏡頭。這次三星W20 5G的后置三攝參數平平,可能也是考慮到內部空間的問題。畢竟,折疊屏內部設計本身就是極其復雜的,而素質越高的傳感器,往往體積也越大。因此,這三顆素質一般的攝像頭也是相對妥協的選擇。
三星W20 5G所搭載核心處理器正是高通驍龍855 Plus,支持5G通信(通過外掛X50 5G基帶來實現)輔以12GB RAM+512GB ROM的內存組合。值得一提的是,這次的三星W20 5G還加入了“反向無線充”的功能,三星將這一功能稱之為“共享充電功能”,也就是可以共享給支持無線充電的三星Galaxy Buds以及三星Galaxy Watch。
?當然了,既然支持共享充電,那么首先自然是要保證手機本體擁有富余的續航:這次三星W20 5G配備了一塊4235mAh的雙核大電池,不過可惜的是,三星W20 5G僅支持15W的快充,這點就有些不夠看了。
作為一款追趕未來的折疊屏機型,三星W20 5G針對折疊屏的設計缺憾,做出了諸多改良。于此同時,三星W20在功能性上還帶來了主屏同時顯示多個App的功能。毫無疑問,這塊更大的屏幕會帶來更高的使用效率。
但是,折疊屏面臨著量產良品率控制上的困難、也面臨著使用壽命上的考驗。最重要的是:折疊屏的高成本就決定了高售價,而細數手機形態發展史,每一次的革新,都有著低價帶來的低門檻因素。就比如,安卓智能機普及的前夜,手機廠商們都在千元機乃至百元機上大作文章,而一部上萬元的折疊屏,又如何做到普及、推動手機形態的演化呢?
因此,手機形態的未來趨勢可以有很多種,但絕非折疊屏。
【「科技愛玩客」首發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溫州視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