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特斯拉之后,人們發現,不管是純電動的超級跑車,還是混合動力的超級跑車。只要加上電池,跑車的性能就會比原來內燃機有大幅度的提高。要知道,那些上百萬的跑車,動輒V8,V12的發動機,制造成本不菲。而電動超跑,雖然也不便宜,但是卻用很少的成本就達到了他們的性能。
而且,未來新能源汽車是發展趨勢,面對更嚴苛的排放標準,向來油耗較高的超跑,通過電動化實現清潔排放是一個非常完美的解決方案。
于是我們看到了傳統汽車制造商也紛紛轉投電動超跑,比較有名的是奧迪R8 e-tron,梅賽德斯SLS AMG Electric Drive純電動跑車。
不僅僅是這些純電動跑車,傳統汽車制造商似乎更傾向于內燃機+電動機的混動或者插電式混動的跑車。比如寶馬i8,保時捷Panamera Turbo S E-Hybrid,梅賽德斯AMG GT混動,蘭博基尼的混動也在計劃之中。
現有的跑車制造商比如法拉利,路特斯,估計也會行動起來了。因為就連從沒有跑車制造經驗的特斯拉也能在短短十幾年崛起,如果傳統跑車制造商不向電動化轉型的話,估計今后內燃機超級跑車只會出現在博物館里了。
其實電動汽車早就有了,并不是特斯拉發明的,只是從特斯拉開始,純電動汽車才開始備受關注,并商業化。因此從這個角度講,現在的電動超跑公司都要感謝特斯拉。
超級跑車一直是走在時代前列的,無數的工程師為了追求更快的速度默默耕耘。當然他們也想到過電動超跑,也開發過。只是那個時候,電動超跑沒有人關心,也沒有需求,如果那個時候開發的話,肯定以失敗告終。但是開發電動超跑積累的經驗,為今天的混動,插電式混動奠定了基石。
Telsa Roadster
Tesla Roadster是全球首款量產版電動敞篷跑車,由坐落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硅谷的Tesla Motors生產。它的外觀是路特斯跑車,但是傳遞系統已經是不需要一滴油的純電動跑車了。得益于53kWh的電池容量,采用后輪驅動,最大馬力252匹,最大扭矩277牛米。百公里加速時間3.9秒,最高時速200km/h。
整車質量1220kg,一次充電可以行使354km,但是當時消費者對純電動超跑的認識還沒有現在那么多,再加上是特斯拉初代產品,售價10萬9000美元,少人問津。該車型在2012年停產。
Audi R8 e-tron
奧迪是傳統汽車制造商中比較早的意識到電動的魅力的。2009年就推出了R8 e-tron的概念車。2012年底奧迪在R8的基礎上正式推出了電動版,2015年推出了第二代。性能也有相應的提高。電池容量從第一代的49kWh提升為92kWh。電動馬達可以爆發462馬力,938牛米。百公里加速3.9秒,續航里程從第一代的215km,提升至450km。
不過,第二代奧迪R8 e-tron只生產了100輛就停產了,從商業化的角度講,它并不是成功的產品。原因就是它100萬歐元的售價實在是太貴了。
梅賽德斯-奔馳 SLS AMG電動版(AMG Mercedes Electric Drive SLS Benz)
奔馳在2013年基于SLS超級跑車推出了SLS的電動版本。這款被奔馳稱作目前動力最為強勁的AMG跑車,搭載了由四個電動馬達組成的純電動系統,最大功率可以達到740馬力,最大扭矩999牛米,數據非常突出,也成為當之無愧的最強動力的超級跑車。性能高于自家的6.3L V8發動機。
奔馳 SLS AMG電動超跑使用了60kWh的電池,最高時速限定在250km/h。的價格比奧迪厚道多了,但是也高達41萬歐元,限量生產100輛。因此消費即使有錢,也是很難買到的。
過去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跑車以內燃機為基礎,加入電池和電動機,保時捷918混動版就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例子。類似的還有邁凱倫P1,法拉利LaFerrari。
保時捷918 Spyder(Porsche 918 Spyder)
保時捷918 Spyder的動力由一臺V8發動機和安裝在前后軸上的兩臺電動機提供,三者可以分別獨立運轉,組合出多種驅動模式。系統總輸出功率達到652kw(887Ps)最大扭矩超過1280牛米。百公里加速成績2.8秒。
在純電動模式下,保時捷918 Spyder僅能行駛31km。所以它并不能當做純電動跑車使用。保時捷的做法還是希望用插電式混動的方式提升性能,以及降低油耗。
捷豹 C-X75
在2010年,在巴黎車展上,捷豹就公開了C-X75的計劃,并宣布了70萬英鎊的售價。但是由于金融危機,它并沒有最終量產。
雖然沒有生產,但是捷豹C-X75采用的超強混動卻不得不說。它使用1.6L直列四缸渦輪+機械雙增壓發動機,最大馬力502匹,是目前眾多民用引擎中最高的。配合兩個電動馬達。綜合情況下最大馬力850匹,最大扭矩1020牛米。最高時速可以達到322km/h。純電續航里程為60km。如果量產的話,估計能與保時捷918拼一下。
由于純電動超跑已經顛覆了傳統超跑需要的動力機構,讓制造超跑變得簡單。再加上現有的汽車制造商沒有及時的推出性價比高的電動超跑。因此很多“外來者”加入了進來。比如蔚來汽車,比如Faraday Future。
Faraday Future FF 91
這個名字我們有些陌生,它其實是現在命懸一線的樂視超級汽車。它的樣子看上去不像是超級跑車,而是類似于SUV和MPV的結合。正式因為這個巨大的尺寸,讓它可以容得下130kWh的電池,百公里加速2.4秒,完全可以媲美性能跑車了。最大行駛里程700km,達到了非常實用的狀態。
不過我們也知道,現在樂視汽車資金鏈非常緊張,曾經宣布要2018年量產的計劃現在還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目前我們已經知道的也只有它的外觀和性能。其它信息還是不確定的狀態,但是我十分希望它能夠堅持到量產。
蔚來EP9
蔚來汽車推出的EP9一經登場就驚艷四座,讓整個汽車行業為之一振。成立于2014年的蔚來汽車來自中國,EP9不但打破了紐伯格林的圈速記錄,限量6臺,由蔚來汽車的創始人和投資人擁有。
蔚來EP9各車輪上的四個電動機的功率和最大扭矩則達到1000kw,1509牛米。超過了特斯拉model S P100D 581kW,1275牛米的數據。
蔚來EP9的鋰離子電池在車身外側,采用可以更換電池的設計。更換時間僅需要8分鐘。充電時間需要45分鐘。車身和底盤都是碳纖維制成,重量僅為364公斤,但是電池的重量為635公斤。再加上驅動馬達等,整車質量達到1735公斤,這個重量在超級跑車中不算輕的了。
蔚來EP9的百公里加速成績為2.7秒,200公里/時加速成績7.1秒,300公里/時加速成績15.9秒,最高時速313公里/時。
EP9的售價高達120萬美元,依舊是拿保時捷918對比,后者售價為84萬美元,看來蔚來這售價還是對得起它的性能的。
EP9是蔚來汽車最強的產品,數字尾標“9”代表了電動車性能,而9在蔚來電動車里已經是頂級數字了。2017年,蔚來就將推出更加親民的電動車,按照前面的命名規則,估計就是EP6\EP5\EP4等等。
Lucid Air
Lucid Motors是一家硅谷汽車制造廠商,前身是我們所熟知的電池技術界大佬之一Atieva。今年10月份Atieva更名為Lucid Motors。該公司工廠計劃于2017年開始建造,按計劃其首款量產車的生產也將在2018年展開。有意思的是這家公司也有樂視的投資。
Lucid Air的設計類似于掀背跑車,與保時捷panamera 十分相似。Lucid Air具體的設計是公開的不同。目前僅知道配備100kWh 版本電池,續航里程達到400英里(640公里)并且引入自動駕駛技術。采用特斯拉的銷售方式,網上接受訂單。
Lucid Air由三星SDI的鋰離子電池提供,計劃在2018年投入量產,目標售價是60萬美元。它的目標競爭車型就是特斯拉。但是我們知道特斯拉為了降低成本已經開始自己生產電池了。而Lucid Air外購電池就意味著很難降低成本。
我們都知道世界一級方程式,但是很多人可能還不知道電動方程式(英文:FormulaE)。它也是由國際汽車聯盟(FIA)所認證。它代表著未來汽車工業的發展方向,主要圍繞能源、環境和娛樂三個核心進行推廣和發展,能夠起到加速電動汽車研發的作用。除了與F1一樣炫酷的外形以為,FormulaE賽車的速度也能媲美F1。
賽車以碳纖維復合材料和Kevlar纖維材料打造。第一個賽季由邁凱輪和威廉姆斯統一提供電動馬達和電池供給。從第二個賽季開始,個車隊獨自使用自己的動力系統。本賽季各車隊的電力發動機和變速器組成如下。
DS VIRGIN RACING: 橫向配置,單個馬達+2擋變速箱
MAHINDRA RACING, FARADAY FUTURE DRAGON RACING: 橫向配置 6向交流電機 + 2擋變速箱
RENAULT E.DAMS, TECHEETAH: 橫向配置,單個馬達+1擋變速箱
ABT SCHAEFFLER AUDI SPORT: 縱向配置,單個馬達+3擋變速箱
VENTURI, PANASONIC JAGUAR RACING: 縱向配置,單個馬達+2擋變速箱
ANDRETTI: 縱向配置 6向交流電機 + 3擋變速箱
NEXTEV NIO: 縱向配置 雙引擎 + 1擋變速箱
動力系統結構差異每個車隊都不一樣。但是根據比賽規則,電池容量被限定在28kWh電池,電動機最大功率為不能超過200千瓦。 賽車的結構相似,方程式賽車上的最重的就200公斤的電池車身,變速器位于中后橋。
賽車前后車輪分別使用的245/40/18,和305/40R18。比F1賽車輪胎略窄。FE賽車的0-100km/h加速時間為3秒,最高時速在220-250km/h之間。
車輛行駛時的噪音值為80分貝,這些聲音主要由直齒變速箱高速運轉帶來,只相比一般車輛的70分貝稍高一些。練習賽和排位賽時,車輛允許使用最大功率270馬力上限。而正賽時需要進入節能模式,賽車的最大功率將下調至180馬力。
2017至2018賽季的賽車方程式E也發生了很大變化。 電池容量為54kWh(重量增加250公斤)比賽期間不用更換電池。電動馬達的輸出也從原先200kWh增加到250kWh(340馬力)。
2018-2019賽季,賽車的外觀也會有所改變,賽車的車身在新的規定下,將會采用封閉式車身,就像飛機戰斗機一樣,有一個頂棚罩住。空氣動力套件也會更加復雜,從外觀上看,比F1要炫酷不少。
有一些廠商在計劃的時候是純電動超跑,但是在實際執行的時候卻成了插電式混合動力超跑。這樣的例子有兩個,一個是i8,一個是保時捷Panamera Turbo S E-Hybrid
寶馬i8
2014年寶馬i8開始量產的時候還是在很多方面給人震驚,最大的原因首先是超前的設計,極具科技感。
寶馬i8的動力系統是這樣的,前輪采用電動馬達,功率為131馬力,后輪采用內燃機,為1.5升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馬力231匹。綜合情況下百公里加速時間4.4秒,最高時速250公里每小時。純電動行駛的話可以最高120km/h的速度行駛24km。寶馬i8的純電性能也不高,主要是用于降低油耗的,但是i8是寶馬最強的插電式混動。未來寶馬也會推出純電動超跑。
保時捷Panamera Turbo S E-Hybrid
保時捷918的技術實力驚人,但是成本也是很高的。因此保時捷還有Panamera插電式混動可以選擇。它采用了4.0升,V8可以爆發550馬力的渦輪發動機。匹配136馬力的電動機。最大馬力680匹,最大扭矩867牛米。百公里加速時間3.4秒,0-200公里加速時間11.7秒。
總結:
上面這些車型或許設計的初衷不是超跑,但是他們的性能卻堪比超跑。可以想見,未來電動汽車越來越多了之后,道路上隨便一款車,百公里加速提速都在4秒內,而普通的消費者,也可以用更低的價格,買到更刺激的駕駛感受。
推薦閱讀:IT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