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mv7mv"><ins id="mv7mv"></ins></menuitem>

<samp id="mv7mv"><ins id="mv7mv"><u id="mv7mv"></u></ins></samp>

    1. <progress id="mv7mv"></progress>

        <tbody id="mv7mv"></tbody>
        星期日
        2025年7月13日
        您所在的位置:主頁 > 西安汽車展 > 資訊 > 正文

        剛上市就降價!為何618前諸多新手機瘋狂降價?我們真受益了嗎?

        2020-05-11 05:56:37 來源: 閱讀:-

        除了雙十一,現在618成了整個電商行業另一個隆重的節日,尤其是手機數碼這塊,每到618經常會有很大的促銷活動,對此我們已經見怪不怪了。可是今年的價格戰似乎來的比往年都要早很大,甚至都不能用促銷來形容了。多款重磅新手機紛紛低價上市,有的上市僅兩天就開始降價。這讓原本就競爭激烈的手機市場更加火爆!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怪現象呢?值得我們思考。

        歷史溯源

        剛上市就降價!為何618前諸多新手機瘋狂降價?我們真受益了嗎?

        我國的智能手機發展要從十年前說起,2007年iPhone手機橫空出世,震驚了世界,也改寫了手機發展的歷史,奠定了智能手機的基調。各路手機廠商紛紛轉型,2009年魅族公司發布了我國第一款近代智能手機--M8。這款基于Win CE系統深度定制研發、多點觸控電容屏的手機拉開了我國智能手機的序幕。

        剛上市就降價!為何618前諸多新手機瘋狂降價?我們真受益了嗎?

        2011年,一家叫小米的公司采用網絡預訂、網絡直售的方式推出了一款名為M1的智能手機。當時國際大牌的手機價格非常昂貴,而給到國產機型的硬件配置卻要低一個檔次。小米M1不但硬件是當時一流的,還深度優化了安卓操作系統,搭載了支持更換主題、雙系統切換的MIUI。1999的價格在當時驚掉一地下巴,超過30萬的預訂用戶也將小米從一個新人直接拔高到行業領軍的地位。甚至催生了手機黃牛這個新興行業,有人甚至靠小米手機購買資格發了財。這從側面反映了小米以性價比為根本的思路是如何的接地氣,并迅速贏得了市場認可。

        水漲船高

        剛上市就降價!為何618前諸多新手機瘋狂降價?我們真受益了嗎?

        隨后的故事不再詳述,華為、中興、聯想、OPPO、VIVO、金利、努比亞、一加、樂視等等一眾國產品牌紛紛發力安卓智能手機,有的做大了,有的倒閉了。每一代新品手機必然是當時最頂尖的硬件堆砌,而價格從1999也一路水漲船高:2499、3299直到突破四千、五千。說好的性價比呢?不忘初心,簡簡單單四個字,卻少有能做到者。

        價格大戰

        剛上市就降價!為何618前諸多新手機瘋狂降價?我們真受益了嗎?

        大家都在漲價,貌似真的是成本太高了不得不漲。而消費者似乎也習慣了越來越高的售價,而怪事從2019年5月開始一波接連一波。先是oppo海外子品牌realme回歸國內,realmeX將驍龍710+升降前相機+屏下指紋+4800萬索尼IMX586+閃充,這樣的配置組合,價格拉到了1499,青春版更是將驍龍710做到了1199起,將整個手機行業湖面沸騰了。

        剛上市就降價!為何618前諸多新手機瘋狂降價?我們真受益了嗎?

        隨后一加7上市,驍龍855+8+256+4800萬IMX586+UFS3.0的組合賣到2999,又狠狠打臉之前的一票旗艦。

        剛上市就降價!為何618前諸多新手機瘋狂降價?我們真受益了嗎?

        vivo的z5x也來湊熱鬧,1500內驍龍710的策略,上市沒兩天,網絡預訂直減100。現在恰逢618,官網直接給出250優惠券,讓人驚嘆。

        剛上市就降價!為何618前諸多新手機瘋狂降價?我們真受益了嗎?

        與realmeX相似度頗高的oppo K3隨后上市,1599起也是直減100。隨后號稱旗艦殺手的紅米K20pro上市,配置與自家旗艦小米9差不多,價格卻更便宜,有沒有影響到其他旗艦不得而知,反而是自家小米9用戶的心是拔涼拔涼的。

        值得深思

        剛上市就降價!為何618前諸多新手機瘋狂降價?我們真受益了嗎?

        就在一個月前各路旗艦手機因為成本過高都在三千以上的時候,一個攪局者realme就讓價格直線下跌了?后來的新品都在力爭1000--1500價位段,驍龍710一下子成了入門標配,而之前的旗艦紛紛降價。難道成本在短短時間內就大幅下降了嗎?顯然不會。近期的新品低價上市,足以說明本身成本就沒有那么高。商家不會賠本賺喲呵,價格我們看起來再低,他們也不會虧本。而一眾旗艦紛紛降價,更是迫于競爭壓力不得已而為之,壓縮了利潤空間而已,更說明了之前的利潤如何。真的是微利嗎?顯然不會。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消費降級,顯然是布局價格高端沒有達到足夠的預期,不得已才將目標下放,搶奪1000-2000價位市場。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價格戰必然是主流。作為消費者,從此時才開始真正受益。性價比永遠是消費者的第一追求。同時,我們期望在降價的同時不要降質,犧牲品質的降價是對品牌自身以及整個手機行業的最大危害。

        推薦閱讀:大遼財經網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